十、又爱又恨话时差

十、又爱又恨话时差 Tony

做国际物流的人,对时差往往是又爱又恨的。爱时差是因为有时差可以让自己工作更加从容,下班给美国发一个邮件,上班就能收到美国的答复。上午忙完手头的事情,下午就能跟中东和欧洲的代理实时沟通。恨时差的是时差造成的沟通延迟,而且时差还让物流人处于24小时工作状态。

记得以前有一家物流公司的操作部经理向我抱怨说:全世界都能休息,就我们不能。早上八点半上班,美国西岸的代理还没下班,着急的事儿赶紧跟他们说,然后看看别的代理的邮件。处理完手头的事儿,趁日本韩国代理没吃中饭,把他们的邮件回掉,自己赶紧吃口饭,东南亚中东的代理陆续上班了,有事儿赶紧要沟通,快下班的时候欧洲人上班了,有急事儿就赶紧电话过去。等到晚上下班,还要检查一下美国东海岸的代理是不是有邮件要回。下班以后手机也不能关,兴许那个冒失鬼着急找自己。中国人过节别人能休息,物流公司不能,因为海外不休息,海外休息了,国内不休息也没法休息,最安全的就是星期天,全世界所有人都休息,最轻松的是周一,其他国家人都没上班,早上基本没有特别着急的邮件。

不过,对于善于利用时差的人来说,时差的存在对国际化的公司是一个好东西。有个专门做美国航线的公司就把全美国的文件处理中心放在中国,美国只留必要纸质文件收发人员、财务和需要在美国沟通业务的业务人员。成本极大降低了,毕竟在中国二线城市5000RMB就可以雇到非常好的操作业务员,房租、管理成本和办公杂费跟美国比起来至少降低一半,他们在中国雇佣了30个人 ,一年运营成本50万美元足够用了。这点钱放到美国恐怕只够开个5-6个人的小办公室。考虑到时差,中国工作的效率更高,美国上班的业务员只要负责按照整理好的文件处理即可,文件上的问题都可以在中国解决,他们的客户再也不用打越洋电话,直接联系国内的中国人,没有时间和语言上的障碍。

自从二十年前进入这个行当以来,最早用固定电话、传真、传呼机和小灵通(零零后估计只能在家里的旧物堆中看到传呼机和小灵通了)沟通,到使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联系全球代理,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人都有了MSN、SKYPE,不过电脑毕竟是电脑,便携性还是很差,还无法达到完全移动办公。感谢智能手机,有了可以收发邮件的智能手机,电子邮件就不受是否上班的限制。更加革命性的通讯软件是微信(洋人用的版本叫WECHAT),现在从中国到东南亚到美国,我很多代理都在用WECHAT,可以语音沟通、可以视频、能发送文件、实时分享信息。这个软件几乎取代了过去的QQ、MSN和SKYPE,除非这个人的手机电池彻底用光,否则一个人走在街上和在办公室一样可以办公。无论代理还是客户,即使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跟在隔壁办公室一样,时差已经成为一种不愿意沟通的借口。

身为物流人,时差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到24小时内都有可能接到紧急电话,尤其在重要货物快到境外港口、清关、转运、拆箱和到门服务的时候尤其如此,那时候半夜电话响起往往是有紧急状况发生的征兆。有时候半夜被电话惊醒,发现仅仅是一个骚扰电话,国骂就冲口而出了。

作为一个美线物流人,近二十年的工作让我养成了手机从来不关,半夜电话响立即弹起来的习惯。说恨也恨,说爱也爱。当辛苦一宿联系美国的代理车队码头解决了国内客人的问题的时候,看着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心里还是甜的。

轻松的话题说了好几节,下一节我们该说点技术含量高的---关于承运人身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