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报关那点事儿之报关行

Tony 提交于

在改革开放之初,报关行并没随着外贸大潮立即发展出来。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报关员的考核标准,也没有一个全国通用的报关资格证书。对企业来说,进出口资质也不是全国通用的。

说来也不算不可理喻,因为那个时候海关自己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监管方法和管理思路,甚至当年海关自己的学校也不过是个中专。

报关企业主要分两类,一类叫做自理报关,另一类叫做代理报关。所谓自理报关就是指为自己企业办理报关业务,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外贸企业,只要是为自己企业业务报关的都是自理企业企业。代理报关就是指为其它企业办理报关业务,通常是专业的报关行或者是运输企业。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是不能代理报关的。

最早的报关行的雏形是各地外运外代的报关部。当时,外贸企业多半是大型国有企业,比如中字头和各地省字头、市字头的外贸企业,类似日本的商社,无论是否是纯专业外贸公司还是综合外贸公司,自己都有自己的储运部。这个储运部负责企业贸易货物的仓储、国内运输、报关、报检、制单、结汇和租船订舱。相当于现在的国际物流公司和报关行加上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生产型企业一般也有自己的储运部。而且,那时候人工成本相对很低,储运部的报关员很多时候兼职做报检制单等业务,海关商检的部门也没有现在细化,要求报关员的个人技能高,单票业务花费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平均下来综合成本不高。

企业涉及到异地报关业务的时候,一般委托当地的外运外代的报关行办理。在当时的海关政策下,私人的报关行是不可以开设的。

后来,随着报关业务逐渐规范,海关管理逐渐细化,报关业务逐渐由相对不规范转向了流程化,对报关员的个体素质要求逐渐降低,而对报关企业对应海关管理要求提高。就是说,个体的能力强自然是好事,但是企业要有一套人马对应海关的细化要求。企业的业务量和是否常备几个报关员做自己企业的业务并不成正比,比如,如果每天有一票申报出口的业务,就需要有一个报关员专职做报关业务,需要自己制单申报,自己办理放行,自己跟踪查验,自己递送文件,必须为此人配备一部汽车。如果企业同时又有海关监管的保税业务,再有一点进口业务,这一个报关员显然无法应对。不停的上人手,费用也大大增加。就以上述一天一票为例,一个月22个工作日,委托代理企业报关费用是四五千元,一个报关员加上一部车比这个成本要高很多。

这个时候,代理报关企业就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代理报关企业把报关业务切碎,分成审单、归类、录入、前台申报、放行送单和查验跟踪,每个小组只负责自己的业务,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形成规模效益。在天津上海这样的口岸,一个大的报关行的前台业务员一次送上百票报关文件已经不稀奇,百分之几的查验率对一个报关行来说值得组织一个小组专门呆在查验场地负责跟踪查验。

对于自理报关企业来说,成本收益率就太低了,不如找专业报关行来办理。所以,自理报关企业就逐渐减少,以至于现在接近消失。只有一些大企业在自己的物流部门保留一两个会报关的业务员,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自己报关。

现在,随着海关无纸化报关的推广,报关员完全摆脱了去海关前台申报的意义,报关行的效率优势更加显现。试想一下,自理报关企业为了一票申报,是否值得安排人跑到码头等待查验与否的通知,对报关行而言,不过是查验小组今天是否多安排一个查验而已。

报关行如果只是做泛泛的报关报检,基本就是苦力活。要想发展壮大,一是控制成本,只接最简单的活儿,靠量的积累达到盈利。一是走专业化路线,对某一类大宗的进口货物进行专业研究,最终成为这类货物的专家,建设专业海关和商检监管仓库,集中同类货物,靠仓储和专业的归类和价格鉴定为客户尽可能节约进口成本。同时,让客户对自己产生依赖,达到利润最大化。比如中石油中石化的成品油和危险化工品仓储群,这样的仓储企业除了他们也没别人能做,收费自然是可以利润最大化。

国际趋势上看,欧美国家很多专业报关行在报关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将积累的客户资源充分发掘,从报关企业走向报关加仓储,现在又加上了物流,成为真正的一条龙物流服务供应商。

国内也有类似的成功案例。大连就曾经有一家报关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叱咤风云,先是做包税报关业务,再做报关仓储业务,后来加上了物流业务,物流利润之高超过想象。该公司曾经将客户发到大阪的一个二十英尺集装箱误发到东京,货物到达后发现错误,该公司二话不说安排一辆集装箱卡车把这个柜免费从东京拉到大阪,最后一算账,这票业务依然有利润。后来该公司发展成企业集团,涉足IT和房地产,IT的成绩实属一般,房地产着实赚了一大笔。

在报关行的选择上,一般应该注意一下三点:

1. 大路货报关找个规模一般的报关行即可。如果有熟人在,就找有熟人在的。价格便宜就行。因为这样的业务对报关行能力要求不高,降低出口成本是主要的目的。

2. 专业性很强的一定要找专业报关行。对一个报关员来说,让他对某一专业性很强的产品归类是很难的,毕竟报关员是个低技能职位,学富五车的学霸没兴趣干,就是有兴趣干,老板也雇不起。只有经常做这类产品的报关行才知道该如何归类。这时候就不是成本问题,而是风险问题。

3. 打擦边球的货必须找有背景的报关行。这个不解释。

总的来说,报关行尽量不要选最大的。一是店大欺客,二是大报关行为了压低人工成本经常雇佣最廉价的毕业生报没难度的货。一旦货物有问题,他们更在乎自己的名声,而不是客户货物的顺利出运或者进口。

📚 页面/专题/手册

🏷️ 标签云